
10月25日,“空军一号”专机舱里,特朗普正跟随行记者聊俄乌局势,他没绕弯子,直接说现在看不到和平协议的清晰路子,暂时不打算跟普京见面。 “必须确信协议能成,不然我不会随便花这时间”,这话里带着点失望,不过他也补充了句,自己跟普京关系一直还行,就是眼下这局面实在让人可惜。
特朗普这态度跟他以前处理外交问题的风格不太一样,以前对付朝核问题,他总爱提“面对面谈”,可这次对俄乌会晤却卡得很严。 本来想按处理印巴关系的经验来判断,觉得俄乌问题能比中东和平进程先突破,结果现实狠狠打了脸。
他自己也坦言,泽连斯基和普京之间的怨恨太大,对立情绪强到没法轻易化解,这大概是他没预料到的。 特朗普专机定晤普底线 特朗普对俄乌和平的预期,其实一开始挺乐观的,他之前觉得,就算是处理印巴那种复杂关系,也比调和俄乌立场容易,更别说跟中东和平进程比了。
可真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这事儿比他想的难太多,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措施,由美国财政部正式宣布,目标直指俄罗斯最大的两家石油巨头。 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及其旗下子公司,此举被外界视为特朗普上任以来在经贸领域对俄施加压力的重要升级。
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宣布这一决定时,明确表达了美方的意图,他表示,这些制裁措施旨在向克里姆林宫传递明确无误的信号。 施加切实压力,以推动其回到谈判桌前,并最终同意执行停火,“当前局势下永信策略,必须立即停止杀戮,实现即时停火,”贝森特的声明措辞严厉,反映了美方对冲突持续的不满与焦虑。
特朗普会这么谨慎,说白了还是怕白费功夫,毕竟作为美国总统,他的时间安排得密不透风,要是会晤没成果,不仅国内会有质疑声,国际上也会觉得美国没能力推动和平。 而且从他的表态能看出来,他不是不想谈,是不敢轻易谈,毕竟俄乌之间的矛盾积了太久,不是一次会晤就能解决的。
特朗普这番话不是没由来的,两天前白宫就已经透了风,10月23日那天,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开了个吹风会,给外界放了个试探信号,说特朗普和普京的高峰会晤“并非完全不可能”。 白宫提前放会晤信号 莱维特这话听着留了余地,但也没把话说死,她紧接着就强调,特朗普对冲突双方都挺失望的,还定了个原则,要谈成真正有用的和平协议,俄乌双方都得拿出足够的兴趣和诚意。
白宫这种说法挺有门道的,既不把对话的门彻底关上,免得国际社会说美国不想推动和平,又给自己留了退路。 万一后续俄罗斯没动静,美国也能说“不是我们不谈,是对方没诚意”,莱维特还特别提了句,现在没看到俄罗斯有足够的兴趣和实际行动。
这话更像是给俄罗斯递了个话,想谈可以,先拿出点诚意来,其实从莱维特的表态能看出来,特朗普政府对俄乌问题的态度很一致,不做没意义的事。 不管是特朗普说的“看和平路径”,还是莱维特强调的“要实际成果”,核心都是不想浪费时间,毕竟美国在俄乌问题上投入了不少精力,要是最后落得一场空,对政府的外交形象也不好。
莱维特说这话的前一天,美国就已经动了真格,10月24日,美国财政部宣布了对俄的新一轮制裁,直接盯上了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连带着它们的子公司也没放过。 美制裁俄能源双巨头 这两家公司可是俄罗斯能源行业的顶梁柱,美国选这俩下手,明显是想打在俄罗斯的痛处,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说得很明白。
搞这次制裁就是要给克里姆林宫传个明确信号,逼俄罗斯回到谈判桌前,赶紧停火,搞不清俄罗斯那边会不会因为这波制裁松口。
从美国的角度看,这波制裁也是“边打边谈”策略的一部分,一边用制裁施压,让俄罗斯知道不谈判没好处,一边又通过白宫放信号,告诉俄罗斯不是不能谈。 这种软硬兼施的路子,其实是想掌握主动权,让局势朝着美国希望的方向走,这波制裁不光影响俄罗斯,对全球也有连锁反应。
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的油气输出国,它的核心能源企业被制裁,国际原油价格肯定会受影响。 制裁牵动全球能源局 对普通人来说,油价波动可能只是加油贵了点,但对世界经济来说,影响就大了,现在世界经济复苏本来就慢,油价一涨,很多行业的成本都会上升,复苏的难度又加了一层。
欧洲这边估计最头疼,以前欧洲特别依赖俄罗斯的原油,现在美国制裁了俄能源企业,欧洲只能赶紧找其他来源,比如从美国、中东进口。 可换来源不是那么容易的,不仅成本会涨,供应稳定性也得重新考虑,如此看来,特朗普政府在俄乌问题上的策略挺明确,用制裁施压,用对话留窗口。
但这里面的难题也不少,比如怎么平衡国内强硬派的意见,怎么跟盟友协调立场,还有怎么让俄乌双方真的坐下来谈。 毕竟俄乌之间的隔阂太深,不是美国一方能说了算的,未来俄乌局势会怎么走,现在还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的每一步动作都会影响局势走向。
要是制裁能逼俄罗斯谈,那可能还有和平的希望,要是俄罗斯不买账,局势说不定会更紧张,不管怎样,这场冲突对全球的影响还会持续,大家都得做好应对准备。
泸深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